首页> 新闻聚焦> 详情
湖北黄冈:山区小镇绘就“民富村强业兴”新画卷
2023年09月2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余小海 褚宇琪

      一个个圆溜溜的猕猴桃从绿叶中“探出脑袋”,放眼望去,田野里、山坡上,枝繁叶茂的树上挂满果实,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大同镇何铺村兔林岗一片丰收的景象。

huang1.jpg

      位于蕲春县大同水库西北部的何铺村,地理位置独特,非常适宜猕猴桃种植。作为二十世纪初“大同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何铺村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因地制宜探索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让这个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通过种植猕猴桃,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何铺村党员田超杰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今年猕猴桃采收预计超过1万斤,销售额6万元。”

huang2.jpg

      如今,在田超杰的带动下,何铺村猕猴桃种植从2014年的15亩,发展到2023年的860亩,带动全村36户108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5200元,村集体年增收7.3万元。


      从李山村的驹龙茶、大桴村的君冠酥梨、何铺村的猕猴桃、汤坝村的油茶白茶,到南冲村的“渔家乐”,在蕲北山区大同镇,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特色品牌联袂打造,惹人艳羡。


      大同镇党委政府组成专班,多批次外出招商,主动引进在外能人专家和专业团队,积极争取涉农、涉旅的专业技术指导,同时对本地有一定实力和创业意愿的群众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实练培训,让“文博士”和“农博士”同台“较量”,实现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的共频共振、互促共进。

huang3.jpg

      “人力”变“物力”,创业带就业,大同镇一边通过搭台唱戏、筑巢引凤,呼唤“能人回乡”,一边优化服务、固巢养凤,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每一位回乡创业者都能实现个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今年年初,柳林村在外经营的企业家朱江就被这种模式吸引,“这里是我的家乡,镇村营商服务确实没得话说,2月份帮我注册了商标和营业执照,6月份帮我招了工,8月份帮我把设备运进了厂房,我没有理由不为家乡发展出份力。”

huang4.jpg

      目前,大同镇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引导群众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谋划者、建设者、参与者、管理者和受益者,镇党委书记邓鑫智介绍:“未来将继续依托大别山资源禀赋,写好红色文化传承和绿色产业发展两篇文章,绘就好‘民富村强业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