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特品> 详情
吉林镇赉茭白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农业农村部网站

  曾经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是以盐碱地闻名的“农业禁区”,如今,这里却因茭白产业的崛起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730151444_副本.jpg

  2018年,来自浙江缙云的茭农首次将南方茭白引入镇赉,经过多年科技攻关与产业培育,茭白不仅成功扎根,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2025年,镇赉茭白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茭白生产基地,并探索出一条“盐碱地改良+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茭白原产于长江流域,喜弱酸性土壤,而镇赉的苏打盐碱地pH值超过9.3,初期试种时成活率不足45%。为提高存活率,当地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采用降碱剂中和土壤碱性,并优化品种选育。2025年,新开垦盐碱地上的茭白存活率已提升至98%,亩产稳定在2000至3000斤,部分地块甚至可达3000斤以上。中国科学院监测数据显示,种植茭白一年后,土壤pH值平均下降0.32,盐分含量降低,为后续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创造了条件。

  

  镇赉茭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生长周期。南方茭白通常在五月至七月上市,而镇赉茭白因气候差异,收获期集中在八月至十月,恰好填补市场空白。此外,得益于嫩江水源灌溉和弱碱性土壤,镇赉茭白个体粗壮,口感爽脆鲜甜,精品率超过90%,在江浙沪市场被誉为吉林“隐藏款”特产。2024年,茭白收购价达每斤5元,经济效益是传统作物的两倍以上。

  

  茭白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插秧到采收需大量人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例如,插秧期每亩需用工50余人,收割期持续近2个月,村民日均收入200元,整个种植周期人均可增收4000至6000元。

  

  现在,镇赉县正推动茭白产业向深加工延伸,开发茭白咸菜、酸菜、饮料等产品,并计划建设冷链物流和育苗基地,打造“万亩茭白产业园”。同时,“茭白+小龙虾”立体种养模式的试验,进一步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从“不毛之地”到“金银滩”,镇赉茭白不仅改写了盐碱地的命运,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展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现代农业典范。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