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0日,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检查站站邀请到云南省摄影协会李镭前来授课,宣传骨干和摄影爱好者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李镭,云南省摄影协会会员,常年行走西部地区,坚持原创创作,从事拍摄工作30多年,拍摄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影像作品,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州等级奖项,并在各地博物馆展出,还多次参与大型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在中缅合拍的纪录片《睦邻缅甸》中担任特殊摄影,此片获得包括全国专题片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奖项。
课堂上,李镭结合自己多年来摄影创作经验体会和心得,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摄影要点、构图方式、摄影创意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新闻照、艺术照和人物照的特点与区别,怎样突出新闻照片的“三性”“五求”,以及如何在一张照片上把内容和思想实现平衡统一,让照片“活起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最后,李镭结合前期大家拍摄的图片、视频资料进行一一讲解,指出不足,提出调整意见,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部分摄影作品,用摄影文化触动听课人的心灵。
授课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既紧贴工作实际,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开拓了视野,为今后用镜头宣传好身边感人故事、记录美好生活增添了信心。
20日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为丙中洛小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李镭带着爱好摄影的宣传骨干一起来到了如诗如画的丙中洛村东风小组,开展现场采风教学。
“大家看,今天没有刺眼的阳光,曝光量就不是特别大,我们就可以把光圈稍微调节大一点,用以增加它的曝光量……”李镭认真为骨干现场讲解摄影摄像技巧。
“李老师,如果我想拍一张淅淅沥沥的雨丝的照片,需要注意些什么呀?”张世豪不解的问道。
“你可以先把相机固定到三角支架上,这样它就不会因为你在操作的时候影响拍摄的稳定度,然后把快门速度调慢一些,再按照之前教给大家的方法调整光圈大小、感光度、场景要点等,这样雨丝拉丝的效果就拍摄出来了,而且还会更加有动感。”李镭耐心地为大家解答专业的摄影技巧和手法,提高了大家的摄影水平,为下步用相机记录工作生活的精彩瞬间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晴天如何拍摄出高质量的作品,大家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的说可以将我们的摄影距离拉近一些,调整光圈大小,提高曝光量;有的说可以在后期制作时调整色彩饱和度和亮度;有的说可以在拍摄的时候使用减光镜……
探讨中,李镭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前踩点构图,多拍多练,合理利用“景深”和减光镜的拍摄手法,逐步提升照片的质量。
“这张照片我认为他的构图主题不突出,旁边的路灯严重影像到了整个照片的质量,可以将镜头往下移动一点,避开路灯”“这张照片借用树叶作为相框,既不影响画面的重点,还对主题进行了衬托,我认为恰到好处。”
在相互鉴赏各自拍摄的作品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各自的看法和见解,李镭老师也适时地为大家答疑解惑,促进了大家摄影技巧水平的提高。
通过为期两天的摄影技术培训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宣传骨干的拍摄水平,为下一步更好地用镜头记录工作、生活新风貌,展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戍边风采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徐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