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午,在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监护下,从印度尼西亚运载99个液化天然气(LNG)罐柜的“富海晟”轮,顺利靠泊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1号泊位。据悉,这是福建口岸首次进口罐装液化天然气,打通了LNG罐箱多式联运产业链。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低碳能源,经过低温处理后,变成了液态。近期连续冷空气让全国多地“断崖式”地降温,燃气发电站、新能源加气站和家用天然气的需求量明显增加。此次进口的罐装液化天然气,通过集装箱班轮“一罐到底”海运到莆田口岸,直接将LNG交付到国内终端用户,为天然气调峰储备提供新路径。
莆田市是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已和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了通航。“这批进口的1700多吨LNG,可供16万个三口之家1个月的燃气用量。”在现场监护的莆田边检站执勤二队蔡文彬队长介绍,边检民警全天候坚守港区一线,构建“马上就办”服务体系,推行一体化查验、全链条服务、信息化监控,LNG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放行,确保灵活及时地调峰应急气源供应。
LNG罐箱贸易是“大型LNG运输船+接收站”模式之外的海运进口LNG模式,能够增加LNG资源供应的来源,投资小,中小型终端用户可直接参与。其具备灵活保供、宜储宜运、“端到端”直达用户的特点,能够覆盖天然气管网未能抵达的区域,实现灵活调峰、多元保供,为更多终端用户供应天然气。
向海而兴,天然气进口模式更趋多元化。“大型LNG运输船+接收站”作为主要海运进口LNG模式,截至11月中旬,莆田口岸今年来,累计接卸47艘次LNG船舶和液化天然气290.11万吨,进口LNG同比增长13.83%。福建LNG项目落户莆田市湄洲湾畔,作为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引进、接收、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已建成6座16万方的LNG储罐。2008年正式投运以来,成为目前全国存储能力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之一。
位于莆田市的福建LNG产业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利用LNG冷能形成的具有节能环保性的示范园区,并利用数百公里的天然气主管网,为周边沿海城市输送天然气,用于发电、工业气体、家用能源、汽车动力等。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