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服务福建港口今年首艘40万吨级大船入境
2024年01月1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吴志 林孟

       1月17日上午,载重40万吨的全球最大矿砂船“远谊海”号,在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移民管理警察的监护下,正停泊福建省莆田市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卸载货物。这是今年福建港口靠泊的第一艘40万吨级大船。

  

  “远谊海”号载运巴西马德拉港铁矿石39万吨,1月16日入境,在罗屿作业区进行减载作业16万吨。该轮船有362米,有三个足球场长,宽65米,高30米,满载排水量达45万吨,超过4艘全球最大航空母舰排水量之和,满载货物可装满6500个火车皮。这是罗屿港口接卸的第27艘40万吨级矿石船。

  

  莆田市是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已和全球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罗屿港口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矿石码头,能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矿石船常态化靠泊接卸,集铁路、公路、水路中转于一体的综合集疏运体系,源源不断地将来自全球多地的铁矿资源,中转到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以及日本、韩国等,成为东南沿海大宗货物中转枢纽、铁矿石现货交易和亚太混矿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口岸整体竞争力。

  

  国门在肩,初心如磐。正在现场监护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表示,为最大限度提升口岸通关速度,该队全天候进驻东吴港区,构建“马上就办”服务体系,提供“一船一策”精细化保障服务,实行“5+2”、“白+黑”制度服务大宗货物出入境,符合条件的船舶还可以一次性办结出入境手续,实现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通行,通关更便利,运营成本也更低。

  

  “罗屿港口将充分发挥40万吨散货条件,发挥大泊位、大堆场、大通道和‘朝发夕至’的转口优势,持续做好提质增效和优化服务,不断巩固东南沿海散货码头的核心地位,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新福建贡献新力量”。福建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奥青说。

  

  据悉,罗屿作业区自2021年5月首次装卸40万吨矿石以来,装卸效率越来越高,从最初的72小时提升到如今的49小时,可对标中国最先进的港口,逐步成为辐射内陆、连接中国台湾、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铁矿石中转枢纽大港。据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统计,2023年罗屿港口铁矿石中转量达360万吨,已连续5年蝉联中国第一。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