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
2024年03月0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曾伟 林波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一次进藏的交流之旅,热爱生活和音乐的她便与西藏的风云雪霜和移民管理警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就像藏族百姓心中追求幸福吉祥的格桑花,勇敢去经历风雪、忍受严寒,在艰难困苦中奉献巾帼之力,承担巾帼之责,与边陲的移民管理警察们一起勇担使命、续写荣光。她就是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队长孔莹莹。

  

  跨越千山万水——再次圆梦

  

  有人说“进西藏,至少要去两次,第一次进藏是把心留在那儿,第二次进藏是去把心找回来”。对孔莹莹来说,再赴西藏边陲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践行初心和使命。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太阳年总辐射值也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近两倍。2009年4月,孔莹莹作为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赴藏学习交流小组第一次进藏。下飞机不久,她就被那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吸引住了。但走进当地的执勤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官兵干裂的嘴唇和一张张被晒得黝黑的脸,让孔莹莹震惊了。印象最深的是她和战友第一次在雪域边关九龙山口巡逻,山路艰险、空气稀薄,走几十米就要休息几分钟,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症状相继出现。她们经历5个多小时才艰难到达海拔5800多米的边境山口,不禁对那些常年驻守在风雪中的战友肃然起敬。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这些边防官兵在祖国最艰苦的禁区年复一年地坚守?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们主动迎寒风、战风雪、保安全?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孔莹莹找到了答案——是边防官兵对党和祖国最赤诚的爱,是视群众为亲人的爱民情怀,更是那份患难与共的兄弟情、战友爱!

  

  结束交流工作后,孔莹莹望着皮肤黝黑粗糙的官兵们在风雪中送别,她多次告诫自己不要哭、不要哭,但临走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官兵们赤诚的眼神和一声声珍重,成为她永久难忘的记忆。返深途中,孔莹莹在笔记本中写道“西藏此行值!他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戍边情怀和乐观态度,我永远铭记!盼望着再圆一次赴藏梦。”

  

  2023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机构选派新一批干部赴西藏、新疆挂职,孔莹莹主动报名准备前往西藏。经过上级选拨,她如愿开启了“援藏之旅”。两年的援藏工作,对这个同时担任母亲角色的孔莹莹来说,这两年不仅是锤炼意志、锻炼筋骨、勇于牺牲奉献的两年,也是跨越千山万水,远离亲人孩子,将思念化为无限动力的两年。

  

  躬身基层一线——实干笃行

  

  西藏是祖国重要的安全屏障之一,漫长的边境线记录着移民管理警察戎边卫国的高尚情怀。再次进藏的孔莹莹,尽管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而且执勤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缺氧的反应,对她仍是长期挑战。

  

  赴藏以后,孔莹莹在西藏边检总站普兰边检站挂职任站党委委员、副站长,分管办公室和边防检查处工作。由于人手紧张、任务繁重,民警们基本上没有太多休息时间,“快速融入角色、加速推进工作”的念头,让孔莹莹很快忙碌起来。她主动担起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政治责任,用忙碌的脚步丈量国门一线,一条条巡逻路线、山口、通道从陌生到熟悉,一个个哨所、岗亭从遥远到贴近。那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孔莹莹踏实工作、不畏艰辛的点点滴滴。

  

  到单位不久,孔莹莹接到促进西藏里孜口岸开通的任务。里孜口岸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口岸,与尼泊尔木斯塘县乃琼口岸相对。口岸的建设开通,对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通道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确保口岸如期开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孔莹莹带队专项工作督导组赴里孜边检站开展业务全面推进验收,并组织民警们针对当前西藏各口岸出入境形势,开展《勤务规范》《电子设备检查》等专题授课,促进多项业务工作提升。

  

  2023年11月13日,里孜口岸如期顺利开通。孔莹莹再次来到里孜,边贸现场人潮如织,一派“口岸通、经济活、边贸兴”的繁荣景象,她不禁感叹道“能够作为援藏干部与西藏边检总站的同志们共同参与、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很荣幸也很自豪”。她和同事们还得到了西藏边检总站主要领导“无私奉献,值得所有援藏干部学习”的肯定表扬。

  

  不负青春韶华——担当奉献

  

  走向边境界碑,更懂家国深情。要安心去援藏干出点成绩,事业、家庭和孩子不可能兼顾。孔莹莹经过认真考虑,在援藏出发前,到儿子在深圳就读的学校办理了保留学籍手续,并打电话给远在山东老家的母亲,帮忙联系一所附近的小学让儿子寄读。老母亲得知消息顿时就生气地在电话里喊道:“照顾不到老的就算了,小的也不要啦,这次还要再去援藏,你……”话没说完,老人就生气地挂掉了电话。孔莹莹拿着手机,听着电话那头仅有的“嘟嘟”声,两行滚烫的泪水刹那间奔涌而下。在深圳口岸工作这些年,回家与母亲团聚的日子很少,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年夜饭的时间也不多,想到日渐老去、双鬓斑白的母亲,孔莹莹心里充满了愧疚。但当天晚上,母亲还是打来了电话:“你去吧,孩子读书的事你放心,妈知道你的个性,你对工作的态度就和你爸一样,认死理儿……”

  

  “妈妈、我要妈妈,外婆带我去找妈妈吧……”援藏半年多,孔莹莹经常在半夜里惊醒,仿佛听到孩子哭着要找她。那一声声叫喊声让孔莹莹撕心裂肺、顿感头痛欲裂。而当她艰难地坐起身来,摸摸自己的额头,转头望着安静的宿舍,除了窗外阵阵嘶吼的狂风,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遥远……

  

  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西藏普兰,孔莹莹情系雪域边关、服务管控大局,百分百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年8月份,孔莹莹发现民警工作的电脑中,有个别执法执勤软件不够完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为快速堵漏洞,她主动联系对接深圳边检总站技术骨干,群策群力携手开展研究攻坚,连续奋战了多个昼夜,成功研发出新的程序软件,顺利解决了难题,为维护西藏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西藏边检总站特意向深圳边检总站致感谢信,对孔莹莹和技术骨干们取得的成绩与付出表示感谢。

  

  奉献,是对初心和奔跑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援藏事业的最好致敬。孔莹莹和战友们的奉献精神,如同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一样,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灿烂辉煌,书写下光彩熠熠的新时代精彩华章。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