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小豪的戍边故事:与黑风一起成长
2024年05月0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彪

       在图们边检站警官餐厅见到小豪。他面庞干净,轮廓分明,手里提着透明塑料袋,那腼腆的笑容仿佛能融化人心。

  

  小豪本名张殿豪,是一名年轻的民警,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豪,也许是因为他那平易近人的性格吧。

  

  小豪来自一个普通的河北衡水家庭,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里有一个小院子,几亩地和两条大狼青。小时候的他,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放学后带着两条犬在田野乡间穿梭。热了就脱光衣服跳进小河里扑腾,累了就找个稻草堆斜躺在上面晒太阳。就这样,他的童年在两只犬的陪伴下,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小豪的履历简单却真实,半张 A4 纸似乎无法完全承载他的过往。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当兵。临行前,两鬓渐白的父亲对他说:“穿上军装就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别给父母丢脸。”于是,一辆锈迹斑斑的绿皮火车,载着一群和他年纪相仿的有志青年,从河北衡水驶向了吉林省延边州图们市。

  

  小豪的工作平凡而充实。经历了新兵连、下连队、学技术、晋士官,他在边境线上扛过枪,也在后厨伙房颠过勺,后来因为精湛的厨艺从中队后勤调到了机关后勤。直到 2018 年部队转改,他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成为图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一名光荣的移民管理警察。

  

  当他收走桌上的骨头时,好奇的战友凑过来调侃,小豪则熟练地收拾着,还不忘解释:“这些骨头上还有不少肉渣呢,够黑风解解馋了!它可比我珍贵多了,平时都得喂专用的狗粮,我这只是偶尔给它换换口味。再说了,人家是马里努阿犬,天生就瘦。”说完,他又去收拾下一桌的骨头,满载而归时,他把自己餐盘里没吃的骨头也装进了袋子里。

  

  小豪的犬——黑风,也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初次见面时,黑风已经一岁零七个月了,在六十多条马犬中并不显眼。作为被单位选派前往黑龙江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培训的小豪,认真地给每一条犬都拍了照片,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和习性,一心想要带回一条高大威猛的公犬。然而事与愿违,通过抽签,小豪最终带回来的是一条瘦弱的母犬。

  

  黑风错过了训练的最佳年龄,这对养犬经验丰富的小豪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刚回到单位没多久,他就紧锣密鼓地制定训练计划。黑风的第一次基础体能训练是爬山,半程还没到,它就累得伸出舌头直喘气,怎么拉也不肯走。小豪没有丝毫动摇,它走他就走,它停他也停,硬是陪着黑风走完了全程。回到单位后,小豪没有急着休息,而是第一时间给黑风调配好饮食,让它及时补充营养。就这样,在小豪的科学训练和精心照料下,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刚刚结束培训的黑风,体能提升了,身体也健壮了不少。它不仅能娴熟地完成坐卧立、衔取、扑咬等一系列动作,而且还具备在复杂环境中敏锐察觉异常情况的能力,能够精准地追踪目标,甚至出色地完成攀爬等高难度任务。

  

  与小豪的交谈中,能感受到他的自信,更能看到他的乐观与坚韧。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留下来戍守国门时,他沉默片刻后,深情地说道:“这身藏青蓝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让我难以割舍。作为一名新时代年轻的移民管理警察,守护国门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青年就应该有梦想,青年更要有家国情怀,即便遭遇各种艰难困境,也要持之以恒地坚守和全身心地奉献。”

  

  小豪,这位戍边路上的普通民警,用他的行动和话语诠释了坚守的力量。他的故事让我们深深为之动容,为之敬佩。他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国门的忠诚与守护,彰显着五四青年的精神与担当。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