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深耕“预防”警务 绘就平安好“枫”警
2024年06月03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于佳莹

  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长白经济开发区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紧扣“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做实预防警务、主动警务,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边境稳、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

  科学施治,上好源头预防“安全锁”。在日常接处警、执法办案、社区走访、安全检查等工作中主动摸排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准确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情况逐一分析研判,评估风险等级,制定调处方案,做到“件件分析、事事化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将日常走访与法治宣传相结合,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表达个人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让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最大限度化解潜在风险隐患。

  融合共治,筑稳基层平安“堡垒”。该所践行“3+3+N”(3: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人民法庭庭长;3: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N:社区民警、社区(村)干部、网格长、人民调解员)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完善公安、司法、社区、村委会和群众联合调处矛盾纠纷工作模式。根据矛盾纠纷复杂难易程度及性质开展“阶梯式”调解,分级推进、自下而上化解。对于小矛盾、小纠纷由村小组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力量直接调解;对于一般矛盾纠纷,根据情况分别由派出所社区民警、司法所调解员联合进行调解;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容易升级激化的重点矛盾纠纷,明确包保领导、司法所、派出所三部门参与的调处工作组和工作时限,制定调解方案,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得到稳控并妥善化解,从源头上避免调解未果和久拖未决案(事)件发生,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控制在“早、小、苗”。

  群防群治,共绘平安建设“同心圆”。该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意愿,发动治安员、护边员、保安、民兵、社区志愿者、退休党员、网格员等组建红马甲“义警”队伍,在辖区主要街道路口、住宅楼院、公园广场等场地进行巡逻,实现警民巡防的协调沟通和联动呼应,形成社会面管控强大合力。此外依托警务站,发动调解能力强、声望威望高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组成志愿者“轮岗值守”,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