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鸭绿江畔警营文化建设旗帜迎风飘扬
2024年06月12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胡长城

  吉林省集安市是“三地三摇篮”之一的抗美援朝后援地,拥有着众多的宝贵资源和不朽的感人故事。74年前,一支后勤保障部队和一支作战部队率先从集安市渡口渡江,疾行如箭,挺进朝鲜,由此集安市被称为“抗美援朝第一渡”。通化边境管理支队黄柏边境派出所坐落在这座英雄城市,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精神力量,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新时代过硬移民管理队伍。

  黄柏边境派出所是吉林省距离边境线最近的派出所,距离鸭绿江沿线15米,辖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30公里。该所始终秉承“文化育警、文化惠警、文化兴警、文化强警”的理念,坚持以文化服务队伍中心工作这条主线,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移民特色、地方特点的警营文化建设之路,先后取得第五届警秀边关金盾勇士杯篮球赛冠军、通化边境管理支队警体运动会团体第三名、通化边境管理支队警秀边关演讲比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与驻地党委政府、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联创联建,服务驻地群众、学生200余人次。2024年被评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基层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该所创新工作举措,以“十个一”即“一室、一院、一队、一廊、一曰、一栏、一会、一课、一群、一房”践行文化强警工作。

  “一室”文化育警室。构建党史学习角图书学习角、网络学习角、报刊学习角四位一体学习体系为民警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学习平台。

  

  “一院”观影院。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与驻地群众开展“共同观影”活动,丰富民警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为驻地百姓提供观影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浓厚警民鱼水情。

  

  “一队”与集安市图书馆结成共建队子。集安市图书馆在该所成立图书馆分站,建立“黄柏电子图书馆”,使民警足不出户,便可阅读千册图书,开启了“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新模式。

  

  “一廊”打造精品警营文化长廊。利用办公区、生活区、走廊等空间,设立展示板,用一句话、一张照片或一幅绘画等形式展示民警风采,构建“家庭式”和谐警营。

  

  “一日”开展警营开放日。联合共建单位、学校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驻地学校学生参观警营,与驻地百姓开展恳谈会,解答群众疑问、收集意见建议,展现移民警察良好形象。截至目前共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4次,服务驻地群众、学生200余人次。

  

  “一栏”建设电子文化宣传栏。设立电子宣传专栏,宣传正能量新闻事件、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让健康、积极的认知理念感染民警、影响民警。

  

  “一会”召开读书分享会。民警每月结合阅读书目,分享体会,聆听感悟,交流收获,提升思维能力,拓宽知识视野。

  

  “一课”开设民警小讲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从业务、法律、保密、公文等方面开展每周一讲活动,丰富业务知识,提高民警工作能力。

  

  “一群”建立健康咨询群。警务区民警针对现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实际,与辖区医院专业人员共同建立健康咨询群,定期推送健康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提升辖区群众的健康意识。

  

  “一房”打造多功能健身房。多功能健身房为民警提供跑步机、动感单车、臂力器、哑铃等锻炼设备,可以闲暇时间开展体能训练,锻炼身体,增强素质,保证在日常工作中“冲得上、拉得出、打得赢”。

  

  黄柏边境派出所将秉持从民警的需求和期盼出发的理念,把暖心惠警作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积极想办法、添新意、出实招,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爱、生活上体恤、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切实想民警之需、解民警之忧、排民警之难,营造“安身、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打造新时代过硬移民管理队伍。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