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籽籽相拥共奋进 同心筑梦固北疆
2024年06月26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包海 李文超

  “这件军大衣,是1988年巴音前达门边境派出所所长孟有文送给我父亲尔登朝鲁的,当时我们家里特别困难,是派出所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后来我的父亲还协助派出所破获了一起走私案。今天,我把这件军大衣留在派出所‘石榴籽家园’,希望它继续见证我们警民友谊地久天长。”乌力吉图嘎查群众尔登朝鲁的儿子说道。

“边境石榴籽家园”启动仪式

  6月25日上午10时许,乌拉特草原上晴空万里,清风徐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乌力吉图嘎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在党政军警民代表百余人的共同见证下,一所具备议事协商、党群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浸润等功能的“边境石榴籽家园”在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巴音前达门边境派出所正式启动。

  

  “‘边境石榴籽家园’的正式启动,是巴彦淖尔市边境地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最新成果,不仅是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重要桥梁和重要抓手,也将进一步促进边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委员冀尧峰介绍道。

民警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擀毡技艺

  联合党建推进融合发展

  

  巴彦淖尔市边境地区地域广阔,占全市总面积51%,有苏木、嘎查、边境派出所、边防连队、企业等8类109个党组织,分散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等11个民族群众1.34万人。

  

  “我们有的牧民不太会说汉语,也听不太懂,党员服务队的蒙古族民警就用蒙汉双语进行宣讲,还细心地制作了宣传册方便我们大家学习,很实用。”萨如塔拉嘎查群众苏雅拉毕力格说道。

警民共同学习理论知识

  如何将党音国策传递到草原的最深处、边境的最前沿,让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党委一直在研究探索。支队牵头成立辖区“牧、企、警”联合党总支,开设“党员服务队”“流动巡回党课”“党政军警民大讲堂”“民族团结政策宣传团”,推行党建联创共建,教育联学共育、队伍联训共强,进一步强化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2014以来,该支队先后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学习使用蒙古语先进集体”,2名个人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爱民拥警共筑人民防线

  

  “德力黑大爷,您要的新鲜蔬菜、兽药,还有网购的电圆锯都给您送来啦。”6月12日上午,乌拉特后旗边境管理大队“强边固防直通车”责任民警李强、张津瑞被牧民德力黑热情地迎进门。

警民一家亲

  每周三,他们都要驱车奔赴边境一线3个苏木的17个嘎查,为边民群众、边防连队、厂矿企业代购代送生产生活物资,行程达700余公里,全程需耗时12小时。

  

  2009年以来,该支队为应对边境地区群众购物难、交通难等困难,创新建立“强边固防直通车”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代采代送、定点通邮、农牧产品代销等服务。

  

  经过14年的发展,“强边固防直通车”年均行驶里程达15万公里,代购代送物资邮件1.6万余件,报刊2万余份,代办行政审批事项300余项,代销农牧产品价值100余万元,为群众节约成本150余万元,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2017年,“强边固防直通车”工作模式被巴彦淖尔市委列入全市“五个一”特色党建工程,并先后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法治事件”“首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开展普法宣传

  “李警官,我们可是眼巴巴地就等你们来呢。”当天16时,“强边固防直通车”驶到了最后一站驻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某部边防连队,官兵们欣喜地到直通车旁领取快递和订购的生活用品。之后,双方召开本年度第六次联席会议对近期边境情况进行互通,并联合附近2个抵边嘎查的11名护边员、民兵和堡垒户对边境路段、便道小路、一线物防设施等重点部位开展踏查。

  

  为提升管边控边能力,该支队依托“强边固防直通车”灵活性强、覆盖面广和群众基础牢固的优势,建立治安联防、警务联动、边境联控等工作机制,军、警、群防群治力量定期进行信息互通、边境踏查、联合清边,合力强边固防的氛围持续浓厚。

  

  守望相助浇灌团结之花

  

  “弄坏我的网围栏,你就得赔!”“不怪我,谁让你把羊放到我的草片的。”3月28日中午,宝音图边境派出所辖区巴音高勒嘎查的乔义安、朝鲁门发生争执,二人各执己见,

  

  “乔叔、朝叔,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各退一步,双方保证管好自己的羊,我帮你们把网围栏修好,以后还是好邻居。”在女辅警脑明的调解下,直接消了双方的火,刚才还喋喋不休的二人最终握手言和。脑明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辖区群众都是她家的左邻右舍,工作仅两年,脑明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1起,帮助7对邻里、2对夫妻重归于好。

  

  真心换真情,警民鱼水情。

  

  “小武,我感觉老况遇上电信诈骗了,电话卡都要邮寄走了!”2023年8月25日,川井边境派出所民警武鑫接到辖区热心群众萨仁图雅的报警电话,称看到况某到快递物流门店要将自己的电话卡邮寄到广东去,而况某在外地并无亲友。

  

  武鑫第一时间联系了况某,得知况某因生活需要通过互联网咨询贷款事宜,在网上找了一家贷款公司,该公司人员诱导况某开通某银行手机APP用以收款,并以况某年纪大不会操作为由,要求邮寄电话卡帮助其完成相关权限开通。

  

  掌握情况后,武鑫立即联系邮政部门拦截正在投递的合同,并将寄出的手机电话卡追回,最终避免了况某被骗和可能涉及犯罪的行为。“太感谢小武和图雅了,没你俩,我老汉算是完了,再也不敢相信网上这些无抵押贷款了。”得知自己的电话卡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况某激动地说道。


  “苏警官,我在口岸发现一名可疑人员与在逃的王某某体貌特征极其相似,你们快来吧!”5月13日,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乌拉特中旗边境管理大队民警接辖区护边员朝某反映,甘其毛都口岸疑似有一名男性在逃人员活动轨迹。

  

  获取这一重要线索后,该大队迅速深入口岸地区进行排查,通过调取寄递业相关门店、周边居民区视频监控,进行了大量走访排查、人面比对工作,确定该男子与在逃人员王某某信息高度吻合。14日,经过民警、护边员的协作配合,成功将王某某抓获。王某某于2013年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28万元、信用卡诈骗9.6万元,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

  

  “近年来,我们累计破获涉毒涉枪涉恐涉盗涉偷渡走私等大案要案10起,抓获在逃人员13人,收缴枪支11支、子弹2585发、毒品1343.65克、反动宣传品31份,查处危害群众安全“小案件”1097起,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添砖加瓦。”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支队长陈勇介绍道。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