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在集安国门口岸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2024年07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孟晓玲 刘子仪

  探索文化传承,共赴国门之约。7月1日至7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带领“哲思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系列调研组在集安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传统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了解当地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调研团队来到集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围绕出入境检查、民族团结进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主题开展实地研学。在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调研团队深刻感受到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国门边境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化的国门口岸,调研团队参观了移民管理警察现代化执勤装备,体验便捷、智能的通关流程,人脸识别、自助通关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队和集安边检站共同召开了“哲思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了解集安边检站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与“五位一体”文化品牌建设、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边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形成的典型经验。

  调研组表示,集安口岸区位优势突出,作为我国中朝边境对外开放门户,集安口岸的开放有助于扩大和增强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学院师生将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深刻体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增长实践经验,为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等相关课题研究提炼总结更多宝贵经验。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