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无人机为边境警务加彩“添翼”
2024年07月1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朱效贤 张恩宁

  “各位游客,当前你们所前往的景点位于边境一线,请勿随意翻越铁丝网……”7月12日,在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G331国道沿线的一处农家乐旁,一架搭载着喊话器的警用无人机盘旋上空,向众多来此游玩的游客宣传边境旅游注意事项。

  清风拂面、草地茵茵,7月的长白山脚下,一步一景、水映山川,众多游客千里迢迢“打卡”此地,欣赏着“长白山下第一县、鸭绿江源第一城”的白山碧水美景。而在这一派热闹景象的边境游背后,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二十一道沟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们组成坚固屏障守护着众多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警用无人机高空视野广、视角灵活多变,可对一些特殊地段进行精准管控,同时还兼具高空喊话、辅助安保、疏导人群、定点巡逻等功能。”二十一道沟边境检查站站长付大伟向大家介绍道。利用警用无人机开展巡逻、安保等勤务,是该站积极探索“空地一体化”巡逻防控警务模式的一个缩影,也是运用科技手段织密边境辖区安全网的生动实践。

  “大家带好搜救器材、医疗用品和少量补给,马上登车出发!”4月8日傍晚,二十一道沟边境检查站接到群众报警,一名老人上山采摘野菜时,因不熟悉路况不慎在长白“无人区”的山林内走失。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携带救援装备赶往事发地点。

  

  山路崎岖、丛林茂密、视线昏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漆黑的光线条件为此次救援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我建议分成两组,从空中和地面同时推进搜索。”到达现场后,民警迅速制定搜救方案,按照任务需要将队伍划分为地面搜救组和无人机数据采集组。其中,地面搜救组携带搜救犬、北斗定位仪、电子地图开展“拉网式”巡查搜救;无人机数据组运用热成像无人机传输的画面,持续向地面搜救组预警。通过热成像红外无人机和电子地图的密切配合,民警仅用不到1小时的时间,就成功在一处山窝找到受困老人,所幸老人除脚踝扭伤外无其他外伤,在简单包扎后,民警立即将其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

  近年来,该站在常态化开展边境管控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众多科技装备列装应用,不断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生成,逐步探索出适合边境一线执勤执法的“空地一体化”巡逻防控警务模式。该模式在机动巡查、法制宣防、远程救援、协同遂行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突出效能,一旦发生警情,警用无人机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侦察反馈,地面快速反应分队实施精准行动,有效实现了“一点触动、多点响应、协同作战”的处警模式,真正做到让警务工作更加高效,服务水平更加优质,边境一线更加稳定。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