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守护“小包裹”里的“大安全”
2025年07月1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邹昌义 崔文杰

       7月7日15时,在昆河高速北山执勤查缉现场,待检车辆排起长龙,一辆载满货物的寄递物流车最为醒目,民警边金磊顶着酷暑,穿梭于车辆之间,对每一辆车都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他快步走向寄递物流车,尽管金属铁门热得发烫,仍毫不犹豫地开门验货,仔细比对货物与清单是否相符,查看是否有在货物中夹带违禁物品,这仅仅是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持续推动“夏季平安护航”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严抓——把好寄递渠道出口关


       “老乡,包裹不要先密封,等查看完成后,我们会当面给您打包好。”7月5日,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街道韵达寄递服务站点,负责人王火在帮助一老乡寄递包裹时,主动找老乡提供实名信息,现场讲解寄递包裹的规范程序。

       “检查必须要细致,特别是涉危爆物品和禁寄品,坚决杜绝寄递。”为坚决堵塞安全漏洞,该支队马鞍底边境派出所将“100%开包验视、100%实名登记、100%过机安检”作为寄递物流安全管理的刚性标准和不可逾越的红线,明确要求辖区3家寄递物流企业及营业网点,必须将“三个100%”贯彻于收寄、运输、分拣、投递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件邮件、快递都经过严格检查,每个寄件人信息都真实可溯,每一件包裹都通过安检设备筛查,从源头上严防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毒品、易燃易爆危险物、反动宣传品等各类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细查——织好寄递运输过滤网


       “查验中,我们会仔细排查每辆载运包裹的货车,抽查拉运的货物数量、实物是否与清单内容相符,是否有在货物中夹带违禁物品。”边金磊说,如果抽查中发现疑点,会将货车引导到协查通道,由备勤民警到现场逐个对包裹进行检查。

       边金磊是新街边境检查站一名有着11年查缉经验的“老”检查员,为了确认过往寄递物流货运车辆是否有夹带违禁物品,他常常和组员一起爬车顶钻车厢,将数吨重的货物一点点抬下车,确保无违禁物品后,又一件件把货物抬上车重新归位。


       “驾驶员表情有问题?”“货物清单与包裹的重量不相匹配,可疑?”“车底怎么多了一个水箱?”……在新街边境检查站工作久了,民辅警们查缉经验也丰富了起来。今年6月28日、29日,执勤民辅警接连从寄递物流货车上查获夹带走私香烟案两起,涉及多品牌香烟169条。

 

       重宣——拧紧寄递行业安全阀


       “多亏你们多次上门耐心检查指导,现在网点情况也很正常,老百姓来寄包裹也会主动进行实名登记。”绿春县半坡乡快递收纳点负责人李窝英回忆开店之初,群众来店里寄包裹,常常里三层外三层地用袋子层层包裹,不愿意打开看不说,还不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该支队所属边境派出所遍布在河口、金平、绿春三个边境县内,针对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居多的特点,各边境派出所结合“赶集日”人员集中的时机,采用“汉语+民族语”相结合的双语宣传模式,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寄递安全法律法规,同时向从业人员普及《寄递渠道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各类禁寄物品、涉毒物品、危险物品的特征,并传授检查、甄别和控制方法,着重强调发现疑似禁寄物品必须第一时间向派出所举报,从源头上遏制物流寄递的违法犯罪活动。


       截至目前,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各级在所属辖区134个快递网点张贴宣传海报200余张,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次,有效提升了辖区寄递业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违禁物品通过寄递渠道流通、维护边境辖区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