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苏圩镇:非遗进书屋 书香伴传承
2024年09月1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于睿 黄海芳 袁武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文化阵地的作用,与联建单位共同开展“绿色阅读护苗成长·非遗传承浸润童心”主题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了解非遗,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春牛舞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表演形式,广西舞春牛迎春的习俗早在明代就已盛行……”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阅读绘本、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介绍壮族春牛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据明代《南宁府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府州县排列彩亭,设土牛,迎村于东郊。”“是日办理迎春仪仗甚盛,凡距城二十里内,男女老少竞相追逐来观,至为热闹。”这一习俗流传至今,以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的春牛舞为代表,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贴近生活、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深受群众喜爱。表演形式有“独脚春牛”“两脚春牛”“四脚春牛”三种,其中“四脚春牛”最为完整。“四脚春牛”由两人合作扮成,一人在前,屈身操控牛头左右上下摇动;一人在后,拱背配合控制牛尾。苏圩镇的春牛舞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被评为“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春牛舞的历史渊源和表演形式非常感趣。百闻不如一见,志愿者们紧接着便带领孩子们一同前往春牛舞非遗展示馆,邀请非遗传承人奚钟宁现场介绍、展示,并邀请孩子们亲身体验舞春牛表演,孩子们跃跃欲试,轮流套上扮演“春牛”的道具,与搭档配合操控牛头和牛尾,“牛是这样吃草的,脖子伸直,然后低头……”奚钟宁认真地在一旁指导,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中,联建单位还向苏圩镇图书馆、慕村农家书屋捐赠了一批图书,志愿者陪同孩子们挑选感兴趣的图书,并鼓励大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志愿者还围绕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等内容向小朋友们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支持和购买正版出版物的意识。

  

  此次“阅读+非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也为非遗传承搭建了良好平台,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未来,苏圩镇将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模式,将农家书屋与非遗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不断拓展书屋功能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