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龙坪乡‘书记听我说’小程序上反映缺水干旱问题,第二天,乡政府就帮助协调,从邻县拉水灌溉,远水解近渴,为我挽回了四十多万元损失。”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黄金淌村一处冷库前,忙着分拣装箱的种植大户龚毅一脸笑容地说道。
辣椒种植大户龚毅在整理农产品
如今的黄金淌村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支撑、实质解纷促进民风和谐为保障,进而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引入市场主体打造龙头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同时,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公共服务、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深化共同缔造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村百姓。
筑路:完善基建绘就蓝图
以致富带头人身份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冷德录,以前跑过长途运输、做过煤炭生意,也是村里第一个买车的人,但那时全村却没有一条可供行驶的道路,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最大因素。2012年,村“两委”干部与党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筹资7万余元,加上书记自掏积蓄凑齐10万元,争得乡里公路建设指标,建成了黄金淌村第一条水泥路。
黄金淌村航拍
随后,在各种政策机遇支持下,黄金淌村先后实施了村组道路改扩建工程、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等项目20余个,累计修建水泥路27公里,铺设沥青路4.5公里,铺设供水管网5000米,新建易迁安置小区2个,实现移动光纤入户全覆盖,村级基础设施全面迭代升级,该村从基础设施滞后村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路更好了、环境更美了……每年回村都能看到村里的新变化。”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崔发银感慨道。
解纷:新枫桥经验凝心聚力
为更好地服务村民、及时处置矛盾纠纷,黄金淌村在村民小组的管理体系之上,划分3个村民党小组,择优明确13名党员中心户,以他们为纽带,通过“党员引领、乡贤助力、群众互助”,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三组两同胞兄弟关于山林界线产生争议,互不相让发生肢体冲突。为查清事实经过,村干部与党员寻找当年划山定界的老干部、老组长,让他们与当事人面对面“评理说事”,共同回忆、众人讲和,最终确定原界址,两兄弟握手言和。
党小组群商共议
面对矛盾纠纷,村干部以维护法律、尊重历史、注重现实、顺应民俗为原则,通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在群众家门口评理、讲法,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连续十三年无人到县级以上部门上访。
兴村:产业带动成果惠民
坐落于群山之间的黄金淌村,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21℃,特殊的气候为蔬菜和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方考察和招商,引进了一家平菇种植企业,利用各类扶持资金建起平菇大棚400多个,玻璃观光大棚1个,并培育建始县硒蔬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建始县凉乡硒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平菇、辣椒、羊肚菌等产业。如今,黄金淌村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超5000万元。在市场主体的带动下,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大户,“凉乡硒菇”成为黄金淌村的一张新名片,走上了差异化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村民制作平菇菌棒
现在,村里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集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高山蔬菜闭环产业链条,带动脱贫户、易迁户等50余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户籍人口1700多人的小山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