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五里乡,地理位置优越,拥有2790亩耕地,其中1690亩为生态茶园,另有300余亩野转家若叶和4300亩野生若叶林,这里民风淳朴,自然风光旖旎,宛如一幅动人的田园诗画。
近年来,紫荆村积极探索“信易+”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一系列举措,成功实现了从“问题村”到“文明村”的华丽蜕变。这一转变不仅显着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为全村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信易+决策共谋” 夯实“信用”根基
“有事好商量”这句话在紫荆村深入人心,成为村民共建和谐乡村的行动指南。近年来,紫荆村创新性地推出“信易+决策共谋”机制,巧妙地将村民信用积分与决策共谋相结合,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在项目谋划阶段共搜集了50多条意见和建议,目前已有40多项事项通过表决并办结,其余事项也在顺利推进中。这些决策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和满意。”紫荆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集体始终坚持“大家的事由大家来商量”的原则,面对发展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村民家中,通过“一下三民”实践活动、昼访夜谈、入户走访等形式,倾听村民的心声,引导村民积极建言献策,使村民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参与度大幅提升。
在征集群众意见的同时,紫荆村还推行了听事、知事、提事、议事、办事、评事的六步议事法,组建了共谋机构。聚焦美丽庭院建设、产业路入户路建设等民生实事,让村民在决策过程中唱主角。他们将群众的建议和智慧作为解决治理难题的“钥匙”,对村民提出的建筑风格、实施项目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如今的紫荆村,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村务运作井然有序,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信易+环境治理 提升“信用”魅力
“过去,一到夏天村里就是杂草丛生,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生活。现在,大家自发组织,定期清理杂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紫荆村村民汪年举介绍,这一转变得益于紫荆村推出的“信易+”机制,村民通过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可以获得信用积分,并计入诚信分值。
为营造更加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紫荆村还推出了“积分+红黑榜”评比机制。按月组织治理活动,按季进行评比,通过村干部“包户整改”和“红黑榜”公示,将评比结果纳入家庭文明建设积分管理。这一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家园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居民内在动力,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村民由过去“站着看”转变为现在“主动干”,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如今,紫荆村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卫生整治,乱扔乱倒的现象大大减少,村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信易+环境治理”行动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为村庄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信易+积分管理 激发“信用”活力
“把这一片打造成小花园后,来游玩的客人更多了,自己家的生活环境也更美了,2023年我们还被评为村里的金牌家庭。”紫荆村金牌家庭欧明协为了让公共区域更加美丽,主动让田出工,引导周边村民共同打造了“欧院”这个美丽的小花园,并获得了500元的金牌家庭奖励资金。
紫荆村推动诚信积分制管理制度,将信用管理机制引入基层治理环节,以积分超市激发网格活力,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创造“得分”机会,让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量化为积分指标,用积分量化文明行为,获得可兑换“商品”的积分,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会治理中,激发诚信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积分超市”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撬动作用。
“通过发挥金牌家庭户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激发了更多村民的参与热情。”紫荆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信易+’为抓手,把诚信理念融入村民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激发居民内在动力,让紫荆村成为更加美丽、和谐、宜居的村庄,让诚信成为和美乡村的一抹亮色。”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