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扶余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产才融合特点,构建“引用留”三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制定出台关于人才引进、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务实举措,推进产才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近日,扶余市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经验入选“2024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全国共有46个案例入选并在现场发布,扶余市人才案例是吉林省唯一入选案例。
瞄准“三类人才”大力实施招才引智
实施扶余“143”人才项目,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优秀人才“雁归来”、基层治理专干招录等引才政策,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基层治理人才、基层管理人才的引才力度,共招录基层治理专干432人,通过对基层治理专干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专干开展乡村工作的综合能力。紧盯产业规划布局、技术指导、技术推广、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长期活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库。通过党委(党组)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方式,识别掌握一批优秀人选纳入“阶梯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
依托“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产才融合
全力抓好与长春市、吉林大学对接合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吉林大学在农业产业发展、食品精深加工、农机具迭代升级、畜牧养殖产业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推进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全市4家重点企业实现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通过柔性引才模式,积极推进省级科研院所与全市重点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帮助企业柔性引进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俊峰种植合作社推广项目不仅是长春市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扶余市农业发展的核心项目之一,通过产业分红的形式改善了30户共计71人的生活。
提供“暖心服务”大力礼遇乡土人才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政策3.0版》,走访慰问扶余籍域外优秀人才20人。组织开展乡村讲堂、田间课堂、高素质农村培训班、在线培训平台,重点培训“四方面”人才,通过微信群、云上智农等方式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0余人次。实施扶余市优秀人才分类评选活动,制定了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科研绩效等一系列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优先评选乡土专家和优秀农民企业家,推荐吉林省首批乡村振兴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首批乡村人才高级职称4人,让爱才敬才在广袤乡村蔚然成风。(作者单位:扶余市委组织部)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