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地处黄金水稻带,好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孕育出十里飘香的稻米,当地围绕水稻产业又发展起乡村旅游。金秋时节,谷粒满满稻穗垂,金浪翻滚稻花香,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水稻田内一派繁忙景象,农民们正抢抓农时全力秋收。
为确保农户在秋收期间安全可靠供电,10月24日,国家电网吉林电力(延边和龙)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光东村开展线路巡视及安全用电宣传。
“谢谢你们上门指导培训,不用出村,就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用电问题,让我们的各项农活用电更有保障。”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的“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内,村民们对国家电网吉林电力(延边和龙)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任兰龙说。
自入秋以来,国家电网吉林电力(延边和龙)共产党员服务队精心安排,细心部署,将秋收保供电工作纳入“村网共建”便民服务行动计划,派出精干力量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对接,提前掌握秋粮生产工作安排,强化农网负荷预测管理,对辖区配电线路和设备开展精细化巡视,运用红外测温仪、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涉农线路、变压器、计量装置等重点设备进行“把脉问诊”,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秋收期间,党员服务队队员按区域网格划分,建立6支秋收党员服务队,深入各大各粮大户及稻米加工企业进行“面对面 心连心”走访。
在检查至艾利物米业时,发现筛选机器有轻微异味,任兰龙立即带领队员,仔细进行检查,当检查至筛选机外的配电表箱时,发现表箱内的空气开关有烧焦痕迹。任兰龙立即使用验电笔测量发现,负荷侧没电,但电源侧有电,由此判断空气开关烧损。
任兰龙立即带领队员田永胜与李青林为客户更换了新的空气开关。当看到设备提示灯闪烁,李青林准备将制冷设备全部重启。“等等,我们再排查一下整条线路。”在确认电表未损坏后,任兰龙又仔细查看了生产车间的用电线路和设施,确认线路没有问题后,启动用电设备。
走访过程中,党员服务队队员根据农户的用电需求和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开展用能分析,量身定制错峰用电方案,提供个性化的电力服务。
“您看,实时余额和每天的用能分析在‘网上国网’就能直接查询到了,您还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的交费和报装申请,非常方便。”国家电网吉林电力(延边和龙)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任兰龙认真的为淳哲有机大米的金经理讲解网上国网的使用方法。
队员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主动沟通、及时响应,为客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力服务体验。
“今年的秋收,对我们种植户来说,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不错,整体情况良好。我们今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是250多公顷,预计产量是1800多吨,比去年的收成增加了6-7%。现如今,经过深加工、精加工,每斤比以前至少多卖2块钱。”水稻种植户金君高兴的对着前来检查设备的党员服务队队员任兰龙说。
截至10月中旬,党员服务队共开展涉农线路巡视7次,巡视10千伏配电线路12条,杆塔200余基。走访36个村屯,粮食加工企业62家,处理各类用电安全隐患21起,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350余份。
光东村是典型朝鲜族村落,较好地保存了朝鲜族民居的传统风貌,民风淳朴。但由于经济不发达,没有任何知名度,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可自习总书记来过后,大家慕名而来。
光东村将独有的“稻田文化”与朝鲜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更是打造出集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全面发展民俗旅游。
三年时间,光东村吸引的游客数量实现了从20万到30万、40万人次的三级跳。“火”起来的乡村游对民宿接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民宿也从原来的二十几家突增至六十家。
为满足旅游设施电力可靠供应,党员服务队派出精干力量,将原有400千伏安的公变增容至1600千伏安,在旅游产业发展和电采暖改造方面提供良好的电力基础。同时,党员服务队队员按照旅游季节性用电,制定保电工作措施,更是在节假日派出值班员24小时驻扎光东村。
“过节的时候,我们家天天都有客人啊,闲着的房子还能创收,真是以前不敢想的啊!”村民们逢人就夸现在的生活好。
今年,光东村以“光东四月天 漫山好时光”为主题的旅游节隆重举行,党员服务队队员分四组对六十家民宿用电逐个排查,消除安全用电隐患,配备发电车及应急电源8个,确保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用电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彩。
如今的光东村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全国有机大米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全国休闲旅游示范村。从水稻品种的更新迭代到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从特色生活体验到别致的休闲观光,与众不同的乡村韵味伴着稻香洋溢开来。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而今的光东村正如歌曲中描绘的那样充满生机,成为白山黑土之间的一张亮丽名片。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