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龙凤镇青堡村与重庆市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蜀鄂村山水相连,平均海拔1050米,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政策带动下,2017年青堡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2020年获州级文明村称号,昔日深山里的“边界村”成为了如今的“网红村”。

基础设施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以前,村里全是泥巴路,出行十分不便。”青堡村党支部书记蒋昌明回忆道。
在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和政府规划下,青堡村先后修建硬化村级路面52公里,泥泞路变成了如今的龙青路,与三龙公路接通。村组道路铺装硬化,村域乡道逐步打通,青堡村与外界相通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青堡村与重庆市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蜀鄂村仅一山之隔。千百年来,两地人民友好往来,产业相依、文化交融。如今,两地发挥各自优势,建设中部崛起战略鄂渝省际协同高山发展示范经济区——“龙凤—龙桥”联合经济示范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重庆过来很方便,车程仅需20分钟,我经常带家人过来休闲度假,今年夏天就在这里住了1个月。”蜀鄂村王先生是来青堡避暑的常客。
近年来,青堡村建立人畜用水分离设施,初步建成农田灌溉沟渠,铺装污水管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了“一管清水进农家”。村里大部分地方实施第三期农网改造,变压器台区布局合理,低电压地区得到了有效治理,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
产业谋篇布局 做大致富产业
“针对青堡村的发展现状,我们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村一品实施方案,选择发展漆树、烟叶种植等特色产业。”蒋昌明说。
目前,青堡村种植烤烟800亩,采用“村镇+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已建成烤烟种植、烤制基地,烟叶产业成为青堡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挖掘坝漆绿色价值,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青堡村产业发展的又一布局。坝漆历史悠久,价值极高,因此,青堡村正重新盘活坝漆这一老字号、金品牌。全村共有漆树8000亩,建设的漆器制作基地达5000平方米。由于坝漆种植周期长,青堡村还在探索“坝漆+药材”的经济模式。

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达到26.67万元。目前,青堡村通过以奖代补,成立6个专业合作社,带动468户1638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实现年增收近500万元,从根本上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农旅融合发展 构建“诗与远方”
青堡村将自然景观、农业产业转化为文旅资源,开设了80余家民宿、农家乐。近几年,青堡村康养旅游稳中向好,每年5至9月避暑康养高峰期时日均游客约1000人,旅游季时村内民宿基本满客,康养游客居住时间平均为两个月左右。

“以前,在外务工顾不到家里。如今,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龙凤镇三龙坝村村民唐迪军投资200多万元,在青堡村发展民宿产业,新建了80多间客房。
“我是朋友介绍来避暑的。青堡空气清新宜人,村民热情好客,明年夏天我还会再来。”游客刘女士说道。
今年,青堡村还开发了农耕体验、户外研学、篝火晚会、土家女儿会等活动,丰富游客的体验。留下好口碑,客自回头来。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下,许多游客变成了宣传青堡的“传话筒”。
如今的青堡村,群山连绵、云海飘荡,一座座村落民居点缀其中,已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