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洲村位于湖南省保靖县阳朝乡,素有“保靖粮仓”之美誉。近年来,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带领下,溪洲村以党建为抓手,以“薯”为媒,坚持规划引领、聚焦耕地保护、建强保靖粮仓,以耕地为本助推乡村振兴。
为助推农副产品稳增收,工作队将产业路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把产业路修到了村内的山坡田野,修到了致富产业发展的最前沿,两年内新修产业道路4条6.2公里。不仅完善了灌溉基础设施,还解决了溪洲村“靠天”吃饭的老大难问题。
据了解,溪洲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环境特别适合红薯生长,过去,溪洲村几乎每家都种植红薯,“一年红薯半年粮”。工作队驻村以来,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刘立认为:“溪洲村的红薯质量好、口感佳、富含膳食纤维,为什么不试试做成产业项目?”
2023年,溪洲村组织19名党员干部考察红薯粉加工基地,敲定发展红薯粉加工产业。经工作队牵头多次探讨,溪洲村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三长+农户”的模式,通过“三长”带头引导吸纳村民加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00余户农户投入村级产业发展中来。同时,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红薯粉加工厂,打通育苗、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2024年,溪洲村及周边村红薯种植面积2000余亩,共带动30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所产红薯全部收购,帮助208户群众增收30余万元。
“红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村党总支书记彭玮说道。为了实现红薯产业的第二次升级,在工作队的指导下,溪洲村制定了以“村集体+企业+大户+农户”的运营模式,建立红薯粉“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绿色产业链,成立溪洲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村集体占股51%,21位村民占股49%,村民变股民,打造、注册的“溪洲里”系列农特产品品牌开始走向市场。
带着泥土的红薯“摇身一变”成为晶莹剔透的红薯粉丝,从田间到车间,红薯“身价”翻了几番,曾经的“土疙瘩”如今成了增加村民收入的“金粉条”,还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中部农博会金奖。公司运营一年来,直接带动就业21人,间接带动就业589户,红薯粉热销两省五地,销售额累计达15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5万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141万元。
2024年10月13日,溪洲村举办了“第二届土地丰收节暨红薯美食&稻田亲子文化节”活动。活动当天,上千名群众参与,现场热闹非凡,红网等媒体宣传推介,也吸引了多位自媒体网络达人争相报道,实现农文旅同推共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未来,我们将扩大红薯种植面积至5万亩,计划带动500人就业。同时,继续全力擦亮‘溪洲里’品牌,研发专项产品,推出苦荞、蔬果粉条等新产品,”村党总支书记彭玮信心满满地说道。(供图:溪洲村委会)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