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水头村:千年古村焕发时代“新颜”
2025年01月1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白艺霖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水头村,已有10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客家先民居住的原始古村风貌,还有以龙山公祠为代表的近二十处古宗祠和以司马第为代表的几十处古民居,以及古树、古井、古塘、古溪、古道等大量的古迹,历史悠久、山清水秀。

水头古村落俯瞰图

  水头村因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源头,故名“水头”。村子四面环山,村口两座山峦穿插环抱,被称为“狮象把水口”。2016年,水头村被评为福建省“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列入“全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推进古村文化融合,着力延续新辉煌

  

  水头人民秉持“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以知识涵容天物,效先贤立志奋飞”,村中有多座族办、家办的“蒙馆”和私塾。水头村农家书屋在赖绩庆祠,始建于清康熙21年,为穿斗抬梁式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积庆祠大门门框为青岗石质地,左右门框阴刻有楷书对联:“重建宗祠衍前民之蒹葭,再造庙堂启后代之人文”。

水头村赖绩庆祠

  府第建筑中规模较大的有“九厅十八井”的“司马第”,“司马第”为目前全镇占地面积最宽、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头村注重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注重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全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原生景观和本土文化特色。

  

提升家风文化内涵,着力讲好新故事

  

  水头村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传统村落,多祠堂祖宅,代表客家人慎终追远、报本返始的美德以及注重家族、注重家庭的性格特征,被评为“龙岩市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司马第内厅

  千百年来,赖氏家族一直传承着“缫茧”“投豆”的家风,央广总台先后两次来到水头村进行报道。司马第畊心堂正厅右侧有“缫丝”字样,左侧有“投豆”字样。“缫丝”意在提醒赖氏后人做人做事要认真细致、严谨耐心、堂堂正正,而每年的“投豆”家风则教育赖氏子孙,无论耕读经商、身居何职、官拜何位,都应做到一日三省,修身立德。

府第建筑群

  每年喜庆节日,水头赖氏宗亲在‘司马第’大厅中,村民都投豆以自省自励,做得好的投红豆、做得较差或不够的投黑豆。活动包含十一项内容:爱国爱乡、遵规守法、邻里互助、敬老尊贤、家庭和睦、注重学习……

de0e5ecc5ad54a6d.jpg

投豆家风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着力焕发新生机

  

  革命战争时期,水头人民支援前线热情高涨,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特别是作为福建省军区后方医院第一分院所在地,为闽西苏区的红色医疗事业做出了历史贡献。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许许多多优秀的水头儿女,用智慧和汗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红色篇章,也在这片丰饶的红色土地上留下了宝贵的革命文化积淀。

  水头村现存水头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赖绩庆祠、原福建省军区后方医院第一分院(即水头分院)旧址粹然公祠、医务人员住宿旧址中和祠、红军标语等宝贵的红色资源。

  

原福建军区后方医院第一分院旧址粹然公祠

  如今,水头村在保护好传统古村落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以古宗祠、古民居、古庙宇等为旅游核心,融合水头古村文化、家风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了集古建观光、文化展示、民俗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古村旅游,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让千年古村焕发出崭新活力。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