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香龙舞这一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民间舞蹈,承载着瑶乡人民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祈愿,于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大发瑶族乡人大积极履行职能,多措并举推动香龙舞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使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推动非遗进校园,播撒文化传承种子。乡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促成在乡内幼儿园、中心小学及民族中学开设“民族文化进校园”兴趣班,将香龙舞纳入日常教学。代表们持续关注教学品质,定期开展调研,推动学校聘请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陶振喜等专家担任指导老师。陶振喜亲身示范,从丁步、猫步等基本步法,到持龙姿势与团队协作,手把手为学生传授香龙舞技艺。通过系统学习,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表演技巧,更在心中埋下了热爱家乡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种子,为香龙舞的接续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搭建传承平台,凝聚文化合力。乡人大积极推动建立民族文化统战传承基地和瑶乡博物馆,为香龙舞提供更广阔的展示与研习空间。传承基地成为爱好者交流技艺、探讨舞艺发展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则通过实物、图文等多种形式,立体展现香龙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与演进历程,系统荟萃瑶族文化精髓,弘扬瑶乡民俗传统。
促进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乡人大敏锐把握文旅发展机遇,推动香龙舞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在佳瑶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一支香龙舞表演队伍逐渐成长起来。乡人大协调资源,提供场地与设备支持,助力节目提质升级。表演队从最初寥寥数人发展至30余人,演出形式也从独舞拓展为气势恢宏的群舞,从传统祈福仪式演进为融祈愿与展演于一体的民俗表演,极大丰富了游客体验,带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强化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乡人大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香龙舞传播:组织春节汇演、盘王节庆典等文化活动,让香龙舞成为节庆亮点;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宣传视频,扩大网络曝光,吸引更广泛关注。在传播中突出其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持续提升香龙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平乐县大发瑶族乡人大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香龙舞的传承与振兴创造了良好生态。未来,乡人大将继续发挥作用,持续探索创新路径,让这项非遗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瑶乡文化繁荣与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