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纸房沟村:产业强 村民富 生态美
2025年09月0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丹

        近日,走进绥德县崔家湾镇纸房沟村,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一棵棵景观苗木拔节生长……放眼望去,处处生机勃勃。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纸房沟村位于绥德县崔家湾镇无定河畔,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苗木培育资源和200亩富硒红薯特色产业,还建有14个果蔬大棚和400千瓦光伏发电等富民项目。

  

  “没想到无土栽培也能种出西红柿,病虫害少,管理起来更省心!”大棚承包户韩红飞笑着说。目前,村里像他这样的承包户还有6户。

  

  2021年以来,榆林高新区管委会驻村工作队投资24万元,对10个大棚实施无土栽培、更换地膜等升级改造,引进普罗旺斯西红柿、火龙果、樱桃、吊干杏等新品种,并推广“移动果树”产业项目。村民不仅可免费认领果树在自家庭院种植,每棵树还能获得60元补贴,既助力农户增收,又美化了人居环境。目前,大棚产业采用“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民长期就业、学习种植技术,每个大棚年产值至少3万元。

  

  纸房沟村是民族英雄蕲王韩世忠的故里,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2022年2月,绥德县蕲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以往普通的红薯、火龙果、小米等农副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统一标有“蕲王故里”品牌的精美礼盒,涵盖7类35个品种,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售价也大幅提高。商标注册增强了村民的品牌意识,保障了产品质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如今,以文带旅、以旅促农、以农兴产的文旅融合思路在村里逐步落实,并成功获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们村充分利用平地、山地等资源,发展光伏产业,通过第三方承包经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韩文革介绍道。

  

  此外,在原有300多亩传统侧柏等苗木基础上,2024年该村又引进海棠、丽桃、黄杨球等城市景观苗木1200余株,利用6亩村集体闲置土地打造新品种苗木试验示范种植基地,有效解决了传统苗木品种单一、老化、价格低等问题。预计两年内可实现苗木品种更新升级,不仅提升产业效益、促进村民增收,也为村庄生态环境增添亮丽景色。目前,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突破50万元。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