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绘就平安河口“枫越线”
2024年04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

  “还好有你们警察同志啊,不然我爸就真找不到了呀!”“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遗失的手机……”“快!给这个小朋友拿块面包和热水……”一件件“暖心事”组成了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日常的点点滴滴。

  

  地处中越边境河口县城的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秉持巩固提升平安创建理念,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管辖北山、滨河、合群3个社区1个村委会实际,聚焦“前端、主防、暖心、法治、平安、数字”六大警务功能,探索成立“一站两点”(一站式服务大厅、北山社区党群服务点和社区警务服务点)工作模式试点,全力构建警务融合机制,边境辖区社区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深耕“前端”警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实施警务工作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和前期处置,以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为牵引,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在北山社区党群服务点挂牌设立警务室,推行民警兼任“一网格一法律顾问”制度,用活司法局矛盾纠纷调处“以奖代补”政策,在群防队伍中物建培育“和谐社区建设带头人”,将北山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矛盾纠纷“说事室”,完善调处沟通听诉求、调查求焦点、劝说重疏导、引导强共识、讲法解疑惑“五步工作法”,构建“小矛盾”就地化解、“大纠纷”预警在先,“疑难杂症”联合攻坚的矛盾纠纷化解大格局。推动北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边境联巡、矛盾联调、普法联宣等八联机制,签订联创联建协议,整合民政、国土、交通、劳动、信访等五部门,组建“联调协会”入驻北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置多元化解57起涉外矛盾纠纷。

  

  聚力“平安”警务,打造智慧管控治理模式。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以“紫檀星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为试点,着力打造打、防、管、控、智“五位一体”智慧安防小区品牌,配套建立“红色物业”联创、智能系统联建、工作会议联开、治安隐患联排、安保力量联动、矛盾纠纷联调“六联”机制,整合社区民警+小区保安+居民志愿者“1+N+N”模式,定期组织小区保安、居民志愿者等群防力量针对治安巡防、应急处置、自我防护等科目开展授课及模拟演练,有效先期处置打架、纠纷等警情5起,各类警情案件同比下降31%。针对小区外围“环绕”式开放结构,社区民警走访协调,率先推动在小区内建成4个智慧车闸、10个智慧门户及8个人脸识别系统,实时掌握进出小区、进出楼栋人员及车辆信息,及时高效办理1起高空抛物案,守住群众“头顶安全”。

  

  做实“暖心”警务,深化便民利民务实举措。探索建立网上户籍室、网上警务室,采用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开设“政策超市”,借助微信公众号推出公示窗口服务时间、户籍办理政策解答、微信预约办证等多种服务举措,开展“开门评警”24次,发放警民联系卡2.4万张,收集意见建议48条,解决群众困难357件,为零就业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累计为群众上门办证38次,送证上门275人次。在集户籍、流动、边民、外籍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增设社区警务服务点,推行“887”“预约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2023年来共办理外籍人员住宿登记4.2万份,实现零差错。

  

  筑牢“法治”警务,推进执法人才队伍建设。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作为河口8个边境派出所和2个二线边境检查站的执法轮训点,这个所自费购置《派出所纠纷调解工作手册》《公安民警现场执法实务操作手册》等6类常用法律业务书籍,制定“一对一”与“一对多”相结合的帮扶结对教学模式,先后培养锻炼执法办案人才3批28人,调处矛盾纠纷267起。为切实发挥执法轮训基地效能,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将执法监督贯穿轮训全程,案管室100%落实案件自评自查机制,坚持警情、案件前置、事中、事后把关,通过4G执法记录仪远程调度、平台查询、实地查看、案卷查阅、接处警视频抽查等多种方式,对“人、案、物、卷、场所、警情”六大执法要素开展全流程监督管理400余次,通过案管室规范运行,实现从接处警到案件办结全流程监督、闭环管理。

  

  巩固“主防”警务,维护辖区治安秩序良好。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与河口城区派出所、开远铁路公安处河口站派出所、31640部队45分队创建“国门利刃”联建品牌,打造行业场所“赋色亮牌护安宁”警务品牌、“1121网格管理模式”,动态完善重点村寨、“一楼一策”基础台账31套,对列管的公安重点人、“四黑”人员逐一建档管控,16名社区民警和38名专职辅警同步开展“一标三实”及“Y库”基础信息采集,今年来走访群众1.5万户4.6万人次,采集维护信息8.8万条,现场工作1.7万条,排查化解辖区风险隐患及乱点难点45处。针对河口边境地区跨境违法犯罪特点,建立周研判、月分析制度,灵活调整“打、防、管、控”战法策略,全面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实现“负增长”。

  

  赋能“数字”警务,构建现代化情指行体系。紧盯勤务指令信号衰减、监督管理弱化、勤务与指挥信息不互通等问题,发挥指挥室“最强大脑”作用,建立集指挥调度、视频巡查、分析研判、勤务监督于一体的指挥室,制定《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指挥室运行机制(试行)》《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指挥长工作职责》等制度,依托4个囤警点整合边境联防机动力量,与县局构建“1、3、5分钟快速响应”梯队,联合处置警情案(事)件60余次。将辖区监控、边境管理大数据、警务综合信息、边境管控支撑平台、嗅探者等系统接入指挥室,全面激活信息研判、视频巡查、指挥调度等功能,实时点调勤务活动350余次,24小时主动跟进重大、特殊警情案件及辖区敏感动态,通过“前置化”的情报支撑保障,“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刑事案件破案率和行政案件查处率同比上升54%、135%。

  

  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六大警务融合机制试点以来,坚持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一站两点”功效发挥越来越明显。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