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跨越千里 爱满三江
2024年05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方心恬

       “郑老师,长大后我也想和您一样穿警服。”一堂趣味新颖的英语课后,学生们纷纷围绕在郑凯伦身边,你一言我一语,无不表达着对这位来自广东汕头支教老师的喜爱。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交界处,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9年年初,由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近年来,国家移民管理局持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有效缓解了当地教育压力,潮汕机场边检站积极响应,先后派出五批六位支教民警,用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支教帮扶工作中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向着偏远山村“逆行”


       “我报名赴三江支教。”2020年,在单位会议传达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选派民警赴广西三江支教的通知时,江伟平就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会议刚结束,他立刻向领导主动请缨,并在经过组织审核后顺利启程赶赴三江。

       作为该单位第一名支教民警,他从“零”开始,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深入各村、屯,走访了28个学生家庭,通过田间地头的交流谈心,了解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为每名孩子制定专属学习计划并每天督促完成。随着计划的完成,孩子们成绩渐渐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也一天天上涨,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悄然在他们心中萌芽。


       郑凯伦在今年春天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成为潮汕机场边检站选派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支教的第五批第六位民警。


       就在他坐上前往一千多公里之外的高铁时,母亲突发疾病住院,组织的及时关心和帮助让郑凯伦放心地在同乐乡第二小学开启自己的支教生活。考虑到学生们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小游戏来练习单词和对话,趣味英语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大家也不再惧怕英语课堂。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今后还会遇到很多老师;但于我而言,这辈子却只有这一帮深山里的学生。我要用这一年时间传承志愿的薪火,给三江的孩子们带去爱和希望。”


       微光成炬 点亮大山深处


       虽然临行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列明了教学框架和教学方法,但是当陈颖璐来到同乐乡良冲村培秀小学和孩子们见面后却发现自己所做的准备全无用处。因为长久以来学校教育资源的稀缺,孩子们基础差底子薄,六年级的学生甚至连英语大小写字母转换都无法熟悉掌握。

       没有基础就打基础。陈颖璐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创新运用自己擅长的歌唱调动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在教室开设“小小英语角”鼓励孩子们多开口练习英语口语。在寓教于乐中,学生们渐渐喜欢上这位每天带着笑容的陈老师,也爱上了每天在英语角和老师同学畅聊梦想,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敬礼!”在新中国71周年华诞之际,潮汕机场边检站支教民警王宁波带领同乐乡归美村美耀小学全校师生升国旗、奏国歌。为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文化,厚植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王宁波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经常性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事迹,鼓励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争得荣誉,作出贡献。

       归建后,他也与孩子们一直保持联系,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与支教学校连线,开展党史专题课程,通过追忆英雄的生平事迹、讲述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介绍祖国科技的发展进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种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孩子们的血液里。


       以涓涓爱心育幼苗成长


       “心里有梦,就应该去追,家里有我,你放心吧!”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李华康深知教育对山区孩子的重要性,爱人的支持更是让他坚定了支教的决心。李华康坚持扶智和扶志并进,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希望可以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课堂上,他主动延伸书本知识点,并组织开展“课堂5分钟”活动,通过一篇文章、一段音乐视频或一则时事新闻,邀请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故事。在一次次的分享中,孩子们从不爱说话,不擅交流慢慢变得自信阳光,喜欢展示自己,燃起了梦的“星火”。

       点点微光,星火成炬。他们既是三尺验证台上守护国门的移民管理警察,也是三尺讲台上播撒智慧种子的支教老师。在一批批支教民警的努力下,广西三江的孩子们重拾学习热情,燃起希望之火。在支教帮扶的基础上,潮汕机场边检站于2019年援建三江县归美村阅览室“喜阅屋”,持续跟进保障服务,协助规范日常使用、管理和维护,并多次开展全警援赠图书和报刊学习资料活动,让大山里的孩子有更多途径了解世界 、认识自我、憧憬未来。

       除了教育帮扶,潮汕机场边检站紧扣受援地所需,加强广泛交流和深度交融,推动帮扶工作落到点子上、关键处。近年来,该站持续以“832平台”为主要阵地,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并号召引导广大民警职工及家属依托“供销E家”官方指定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积极购买三江地区优质大米、杂粮杂豆、油、茶、菌、鸡蛋等农副产品,为乡村孩子捐赠保暖衣物、文具用品和文体器材等,着力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升级产业链条、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畅通农产品消费市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等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