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民警与司法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让我俩重归于好。”
“我们是多年邻居,平时相处不错,因为一时冲动互相动了手,实在不应该。”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办事大厅里,乌兰河嘎查的乌某与都某向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停地表达谢意。受益于边境派出所与乌兰毛都司法所共同开展的“警司携手、联动解纷”机制,两位邻居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二人握手言和,既解决了问题,也解开了心结。
去年的一个深冬,寒风掠过山丘,乌兰毛都苏木乌兰河嘎查乌某却很上火。原来,邻居文某家的牛又跑到自家的草场上吃草,尽管说了很多次,文某依然不管不顾。
“这个时节草场枯黄,家家的牛都靠饲草喂养,吃点干草事小,要是啃食了草根,可就要影响明年一年的产草量。”憋着一肚子气,乌某找到文某的丈夫都某理论,但两人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发生了口角,进而引发肢体冲突。
接警后,考虑到双方互为邻里,冲突情节较轻,民警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进行调解。两人也有调解的意愿,但是乌某要求都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2万元,都某拒绝赔偿,双方当天未达成一致意见。后来,民警多次进行调解,但双方就赔偿金额问题迟迟不能达成一致。
听取意见、实地走访,社区民警胡小峰发现乌某与文某争抢草场的纠纷在当地并不少见。地处牧区,群众大都以养牛、羊为生,但各家草场受地形影响,很难有精确的边界划分,因此纠纷时有发生。
解开案件的疙瘩,更得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疙瘩。“如果仅就案办案,虽然也能结案,但无法化解两家人的积怨,必须得朝着彻底化解矛盾的方向做工作。”带着诚意,民警开始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远亲不如近邻,牛偶尔误入对方草场事小,但为此导致治安案件的严重后果,不值得呀。”“现在伤害已成既定事实,你应该积极赔偿,才有可能取得对方谅解。”
“警司携手、联动解纷”纠纷化解机制运行后,民警将此情况与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探讨,约定一同对双方进行调解。司法所工作人员告诉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案件,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赔偿有相应标准,并帮助双方计算了此案合理的赔付金额。双方对此表示认可,当日达成了和解。来不及停歇,民警又趁热打铁,联合驻地苏木政府实地走访,梳理草场纠纷缘由,在苏木政府的支持下明确草场界线,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拿到相应赔偿后,乌某说:“我俩本就是邻居,平时也没多大的矛盾,若因这事伤了和气,实在是不值当。多亏民警的调解和司法所的释法,及时解开了我的心结。”
都某也表示认同,“民警能从情感和事理上开导我,司法工作人员能从法律法规的规定上给我解答应该赔多少,这个调解我信服!”
近年来,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积极加强诉源治理,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警司携手、联动解纷”机制开展以来,派出所民警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调解范围,按照“能调尽调、应调尽调”的原则加强调解工作,并定时或定量汇总需要司法所参与协助的纠纷,由乌兰毛都司法所参与联合调解。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需求,可以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司法确认。对于未调解成功的案件,也会告知当事人后续诉讼流程和诉前多元纠纷解决方式。
“‘警司携手、联动解纷’机制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过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效能,让冲突双方心服口服。”乌兰毛都边境派出所所长鲁永斌表示。
勿布林社区的白林与根兄相互认识,之前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后来在一次排队购物过程中,矛盾激化,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接警后,民警与司法工作人员一同对双方进行调解,耐心倾听了二人这些年的生活琐事后,对每一个矛盾点逐一剖析、逐一释法说理、逐一化解。听完民警与司法的一番解释后,双方和解,互相道歉。
“我俩原本就是朋友,这些年为了争面子、赌气产生了一些误会。民警与司法工作人员用这么多生动的案例进行释法明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白林说。
“通过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以案说法,把调解的过程变成当事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过程,以调解促普法,以普法化纠纷,让调解工作与法治宣传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实现‘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的良好效果。”乌兰毛都司法所所长郭占宇说。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