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老刘第一次走进刑事审判庭,发现被告人席上站着的竟是他的“老熟人”老陈。而老刘并非是与案件无关的旁听者,他正是这起案件的被害人。这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故事要从2020年说起,从事废品回收的老刘在Y县谈业务时,偶然结识了正在搞工程的老陈。老陈为人豪爽,不仅和老刘做过几笔生意,还曾邀请老刘到家里做客。2024年,老陈突然打来电话:“刘老板,你们收废旧电缆线是什么价?我这儿有十几吨要处理,你帮忙联系下买家,事成之后给你介绍费。” 听闻有这么大的单子可以赚取介绍费,加上和老陈是熟人,又知道他之前确实在搞工程,老刘便爽快地答应了。
信任的闸门一旦打开,老陈自导自演的“大戏”便正式开场。第一次,老陈说自己资金周转不开,急需给工人发工资,老刘不疑有他,转了1万元过去;没过多久,老陈又说要给单位领导打点关系,老刘一心想着尽快拿到电缆,又转了1万;最后一次,老陈以需要开证明才能拉货为由,又“借”走了老刘1万元。
本以为自己尽心尽力配合,就能做成这单生意、拿到介绍费,可当老刘询问何时能送货时,老陈却一次又一次推脱,在开会、老板不在、货车在路上但车胎坏了……心思“缜密”的老陈还特意给老刘发去开会、送货的照片,稳住他的信任。
殊不知,老陈早已不搞工程,待业多年的他染上赌博恶习,在外债台高筑。所谓的“出售电缆”,从头到尾都是他为骗取老刘的钱财精心策划的骗局。随着交货约定一次次落空,老陈的电话也渐渐打不通了,老刘这才猛然惊醒,那十几吨电缆根本是老陈凭空捏造的幻影,自己辛苦攒下的3万元血汗钱,就这么被他骗走了,而老陈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了踪迹。走投无路的老刘,只好选择报警。
公安机关立案后,很快在C市老陈租住的简陋民房内将其抓获。到案后老陈交代,因为沉迷赌博,骗来的3万元已被他全数挥霍在赌桌上。
案发后,检察机关迅速审查案件事实与证据,抽丝剥茧还原了骗局全貌,以老陈涉嫌诈骗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老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被责令退赔老刘的全部经济损失。
人们总觉得骗局多来自陌生人,“熟人无虞”的想法根深蒂固,可熟人诈骗的案例却屡屡发生。这类骗局套路并不复杂,却精准利用了“熟人社会”中最珍贵的信任。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民众,“天上掉的馅饼”多半是陷阱,遇到“好事”时,一定要多一分警惕,才能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同时也要相信,法律绝不会纵容任何披着虚假外衣的贪婪,因为每一分血汗钱,都理应被用心守护。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