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崇左边境管理支队科甲边境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聚焦巡逻防控、民生服务、矛盾化解、法律宣传等重点工作,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用真情服务群众,全力筑牢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屏障。
常态化巡逻管控,筑牢边境“防护墙”。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警务室民警已整装出发,踏上每日的边境巡逻路。从崎岖山路到界碑周边,从村屯角落到边境便道,巡逻队伍手持对讲机,仔细排查可疑痕迹,重点检查防护设施是否完好。“这条线我们每天至少走两趟,哪怕是不起眼的脚印、异常的物品,都不能放过。”带队民警介绍,针对近期边境管控新形势,派出所优化巡逻路线,增加夜间和恶劣天气时段的巡逻频次,联合护边员形成“警民联动”防控网,确保边境一线安全无虞。今年以来,通过常态化巡逻,已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处,有效防范了各类涉边违法犯罪活动。
暖心走访特殊群体,架起“连心桥”。“黄大哥,今天感觉怎么样?药按时吃了吗?”在辖区精神病患者黄某家中,民警一边询问其近况,一边仔细查看药品储备情况。黄某因精神障碍需长期服药,家庭困难且家属照料压力大。派出所将其列为重点关爱对象,定期上门走访,不仅送上生活物资,还协助家属联系卫生院医生调整用药。“民警隔三差五就来,比亲人还上心。”黄某的家属感动地说。截至目前,已对辖区33名精神病患者建立档案,定期开展走访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余件,有效消除了潜在安全风险。
巧解矛盾纠纷,当好“和事佬”。“多亏你们来调解,不然多年的友仔就这样散了!”辖区村民谭某和吴某因醉酒后发生争执,甚至动了手。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邀请村干部、老党员共同参与调解,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最终促使两人达成和解,握手言和。这是派出所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针对边境村屯矛盾多涉及土地、邻里、婚恋等特点,派出所创新“民警+村干部+乡贤”调解模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0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辖区未发生因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
送法进万家,筑牢“法治盾”。“大家看,这是《国家安全法》里关于边境管理的规定,要是遇到可疑人员,一定要及时联系我们……”在辖区集市上,民警通过摆放发放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讲解反走私、反偷渡、禁毒防艾等法律法规。针对老年人、务工人员等群体,民警还用方言举例说明,让法律知识通俗易懂。此外,派出所还利用微信群推送法治案例,推动法治宣传全覆盖。近期已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场,发放手册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群众的守法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升。
从边境线的巡逻防控到村屯里的民生服务,从矛盾纠纷的耐心调解到法律知识的普及宣讲,科甲边境派出所始终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用一件件实事、一次次坚守,守护着边境安宁与群众幸福。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