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师徒”相伴走社区
2025年09月0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洪永灿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的院子,濮用中已经整理好警服,招呼王伟伟出发。这位已在派出所工作20年的老民警,鬓角早已斑白,步伐却依旧沉稳有力。今天,他们要去的是辖区的南木开小组,一个藏在半山腰的村落,道路崎岖,住户分散。

  

  “入户走访不是简单敲门填表,”路上,濮用中一边走一边对王伟伟说,“一看门牌是否清晰,二听院里有没有异常动静,三聊收成孩子老人,四留心他们的难处。”他语气平和,却字字清晰。王伟伟紧跟着,手里拿着笔记本,时不时低头速记。

  

  到了第一户,木门虚掩。王伟伟刚要抬手敲门,濮用中轻轻拉住了他:“等一等,你听!”院里传来细微的呜咽声。推门一看,原来是独居的傈僳族老人李真山摔倒在地上。两人赶紧上前扶起老人,检查伤势,联系家属,又帮着清理院子、换洗衣服。临走时,濮用中从警服口袋掏出便签,写下自己的电话贴在老人床头:“有事就打,别怕麻烦。”

  

  下一站是村口新设的电动车充电桩。这里是游客和村民日常聚集充电的地方,安全至关重要。濮用中仔细检查充电桩的防水罩是否完好、接地线是否牢固,又用手轻轻晃动充电枪,测试接口的松紧度。“别看这些设备新,日常维护跟不上,安全分分钟出问题。”他一边说,一边示意王伟伟注意观察充电桩周边环境。王伟伟打着手电,逐一检查线路槽盖是否严实、有无裸露线头,果然发现一处老化破皮。濮用中投来赞许的目光:“手电要慢扫、细看,光到哪,心就要到哪。老百姓把安全托付给这些设备,我们就得替他们把好每一道关。”

  

  每到一户,濮用中总是让王伟伟主问,自己在一旁补充。有人抱怨土地纠纷,王伟伟有些无措,濮用中不急着插话,而是等回程时才一点点分析:“老百姓抱怨的不是事情本身,是没人愿意认真听。你刚才那句‘您慢慢说,我在听’就很好。”

  

  夕阳西下,两人踏上返程的路。王伟伟的笔记本早已记得密密麻麻,濮用中拍拍他的肩:“群众工作没有现成的课本,百姓的信任,才是你真正的毕业证。”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