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应邀走进兴山县第一中学,用专业与关怀为该校高一、高二年级的全体女生带来法治知识宣讲,为女生们的成长之路点亮“安全灯”。
法治守护续航,筑牢认知防线
面对台下数百张青春洋溢而又略带好奇的面庞,检察官亲切开场,以“学姐”的身份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随后,检察官结合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统计数据,向同学们揭示了此类犯罪的危害性、隐蔽性等特点,打破了同学们对性侵害存在的某些认识误区。“陌生人固然要警惕,但更要懂得识别身边可能存在的‘熟人风险’。”检察官语重心长地提醒,引导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明确身体界限的不可侵犯性,学会勇敢且明确地说“不”。她特别强调了网络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提醒同学们要谨慎交友,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对网络上不当的接触和要求要保持高度警觉。
明晰行为红线,划定行为边界
检察官从不良行为讲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剖析聚众斗殴、帮信罪等中学生易触的“法律红线”,“卖游戏账号反被骗”、“出借银行卡竟犯罪”……一个个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真实案例的层层剖析,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明白哪些行为“不可为”,哪些权利“不可侵”,哪些责任“不可推”。希望同学们在安全的边界内,更自信、更从容地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青春孕育希望,法治点亮未来
法治课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现。“我将来也想成为一名像您一样的政法干警,我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检察官认真地回答道:“听到你有这样的理想,我非常高兴和感动!这正是我们法治宣传所希望播下的种子。”随后检察官结合自身经历,给出恳切的建议。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提问,检察官耐心解答,在热烈的思辨中,法治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心田。女生们就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困惑、法律知识的应用等踊跃提问,检察官耐心倾听,并一一予以细致、专业的解答。
此次校园普法是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堂课程不仅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更让法治信念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将知识的传授升华为理想的启迪。
夜色渐深,法治课在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法治的种子已然播下,守护的力量与未来的希望正在汇聚。相信在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段青春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向着梦想奋力生长,绚丽绽放。
【编辑:周志晟】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