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详情
“烙铁生花”润边疆:辽宁非遗葫芦画在新疆额敏开出团结花
2025年09月0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邢玲玲 沃冷别里克

  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榆柳巷一座爬满青藤的老院里,葫芦烙画工作室正式揭牌。开业当天,门前悬挂的数十个形态各异的葫芦烙画作品吸引了周边各民族群众驻足围观。小朋友指着葫芦上的十二生肖图案欢呼,老人抚摸着烙有山水纹样的葫芦感慨,“这手艺真是活灵活现啊”。

  新疆塔城额敏县葫芦烙画文创产品在“冬韵塔城 绚丽民俗”活动中受到各族游客青睐.jpg

  新疆塔城额敏县葫芦烙画文创产品在“冬韵塔城 绚丽民俗”活动中受到各族游客青睐

  

  短短一上午,就有二十多位葫芦烙画爱好者报名加入,大家围坐在院中长条桌旁,听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葫芦烙画的千年故事,手里摩挲着尚未完工的葫芦坯子,空气中弥漫着木屑与炭火交织的独特香气。

  

  “葫芦的谐音是福禄,也符合咱们老百姓对生活的期待。我要留下来,教他们学会葫芦烙画这门技艺。”东北口音的陈鹏老师坚定地说道。

  

  2023年10月,在“同根同源千百载,共襄共建展未来”主题活动的热烈氛围中,这位来自辽宁辽阳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着一身精湛的烙画技艺和对传统艺术的满腔热爱,首次踏上了额敏县的土地,并在民族团结氛围浓郁的榆柳巷扎下了根,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陈鹏为学员传授葫芦烙画技法.jpg

  陈鹏为学员传授葫芦烙画技法

  

  援疆资金让老手艺扎下根。为了让这门远道而来的技艺真正落地生根,当地政府可没少花心思。县文联积极申请援疆资金,用“柔性引才+协会带动”的政策,把陈鹏老师这样的专家请过来。陈老师每年都会抽出时间,专门来额敏县手把手教学。免费的烙画技能培训班一口气开了20期,教了400多人;葫芦烙画研学走进了6所学校,400多个孩子亲手体验。2024年底,“陈鹏葫芦烙画技艺传承拜师仪式”在额敏县举行,标志着这门技艺在额敏正式有了“接班人”。

  

  走出小院让传承手艺放光彩。在日常教学中,陈鹏老师一次又一次往返于辽阳与额敏之间,不仅手把手教大家烙画,还鼓励学员们把额敏的大美风光、特色美食都“烙”进作品里。

  

  短短两年时间,从第一期30名学员起步到现如今400多名爱好者,是喜爱亦是传承。每到年节,全县就数榆柳巷最热闹,“葫芦集市”中学员们的作品摆满了石板路,烙着卡通图案的钥匙链,学生们抢着买;刻着“平安”的葫芦挂件,成了上班族包包上的新宠;连装着枸杞的葫芦茶叶罐,都成了广场舞阿姨们互赠的热门小礼物。葫芦烙画,就这样从工作室的画案,走进了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更妙的是,它开始“装点”额敏的节庆了。元宵节的灯笼上添了烙画纹样,端午的香囊换成了小葫芦造型,连新人的婚礼伴手礼,也变成了刻着双方名字的葫芦吊坠。

  新疆塔城额敏县文联民协会员在创作葫芦烙画文创产品.jpg

  新疆塔城额敏县文联民协会员在创作葫芦烙画文创产品

  

  传承让文创玩出新花样。守着老手艺,陈鹏老师和学员们可没停下创新的脚步。他们琢磨着,怎么让葫芦烙画既好看又实用?于是,水杯、笔筒、茶叶罐、钥匙链、小镜子、背包挂饰、钟表、开瓶器、冰箱贴,甚至手链、项链、手机链……二十多种烙着精美图案的文创产品诞生了!

  

  这些充满巧思的小物件,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更想为乡亲们开辟一条就业增收的新路子;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上,各种烙画作品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新疆电视台也专门作了报道。

  新疆塔城额敏县榆柳巷居民伊力亚尔·伊力在自家小院修剪葫芦藤.jpg

  新疆塔城额敏县榆柳巷居民伊力亚尔·伊力在自家小院修剪葫芦藤

  

  烙痕藏韵赋能文旅融合。随着葫芦烙画声名渐起,额敏县榆柳巷的手工葫芦烙画工作室紧扣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已然成为当地文旅地图上一处亮眼地标,深受家长与孩子们的青睐。在此基础上,额敏县精心推出葫芦文化研学游路线——游客走进额敏,深入榆柳巷,在手工工作室里亲手体验葫芦烙画的创作乐趣,感受烙铁游走间的匠心与温度;还能前往周边葫芦种植基地,参与原料采摘,在亲手触碰饱满葫芦的过程中,体悟“福禄”寓意的美好传承。这条路线串联起创作体验与原料溯源,让人们在沉浸式参与中,全方位感受葫芦烙画从田间到指尖的文化脉络与独特魅力。

  小学生在新疆塔城额敏县榆柳巷葫芦烙画研学基地参加非遗体验活动.jpg

  小学生在新疆塔城额敏县榆柳巷葫芦烙画研学基地参加非遗体验活动

  

  如今,这个小而精的“葫芦烙画工作室”更加忙碌了,办培训、搞研学,不但有非遗体验,还能现场看各类展销作品……前后开展了50余场活动。这股蓬勃的热潮,直接催生了额敏县民间艺术协会葫芦烙画艺术委员会的成立,吸引了57名会员,更可喜的是,30名中小学老师也在这里学成出师,把葫芦烙画这门特色课程带进了孩子们的课堂。2024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额敏县文联民间艺术协会的葫芦烙画文创产品亮相喀什国际会展中心塔城地区特色文化产品展厅,吸引了各界人士纷纷驻足观看和把玩;2025年的春晚展演中,一个30多人共同参与的葫芦烙画、剪纸文创节目《非遗过大年》闪亮登场赢得满堂彩,让各族群众看得津津有味、称赞有加。

  中外游客在额新疆塔城敏县榆柳巷选购葫芦烙画文创产品.jpg

  中外游客在额新疆塔城敏县榆柳巷选购葫芦烙画文创产品

  

  放眼看去,榆柳巷里飘出的烙画香气,正随着乡村振兴的和风,飘向更远的地方。那些曾经闲置的小院,种上了爬满藤架的葫芦;散落在民间的巧思,在匠人的手中化作承载文化记忆的艺术品。

  

  正如工作室墙上那副对联写的:“一笔烙尽千年事,一葫盛满万家情。”陈鹏老师和额敏乡亲们的故事,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沃土上绽放出的动人光彩。这小小的葫芦,烙下的不仅是图案,更是连接辽阳与额敏、传承与创新、文化与幸福的深深印记。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