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近年来,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依托“民心茶室”,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茶产业发展优势,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全方位落实“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在强基固本、多元融合、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创新打造茶寿产业,用一片小小的叶子,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
党建引领,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产业发展,组织先行。奉家镇将“民心茶室”作为党组织服务产业的前沿阵地,在茶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始终,以“一盘棋”思维统筹各方力量,让党组织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组织保障全覆盖。秉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理念,奉家镇积极探索党组织组建模式,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实现茶产业链党组织全覆盖。先后成立5个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涵盖全镇20多家茶企、合作社、茶庄园和茶民宿。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和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此外,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成功吸引30余名乡贤能人返乡投身茶业项目这些乡贤不仅带来资金技术,更通过党组织纽带将个人产业融入全镇茶产业链布局,强化党建与人才回归的关联性,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是村企联建聚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党组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茶企与产茶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村与茶企通过投资入股、厂房租用、茶园改造等合作方式,携手共进,推动茶产业链不断延伸,助力产茶村集体经济增收。为进一步提升茶企竞争力,奉家镇成立文旅协会,强化协会协调服务功能,组织会员企业赴福建、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拓启迪发展思路。
三是党员先锋作表率: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奉家镇注重将优秀茶人培养成党员,引导党员在茶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新亮、湖南月光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东风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们,凭借对茶产业的热爱与执着,主动担任各村的院落“民心茶室室长”,通过茶室平台开展“技术传帮带”等活动,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奉家镇茶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全镇茶园面积达2.53万亩,年产值超过2.55亿元。2024年,“月光红”红茶在第109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奖,更是让奉家茶叶声名远扬。
多元融合,拓展产业发展路径
种好茶是基础,用好茶是关键。奉家镇以“三茶”统筹理念为指引,充分挖掘自身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实现从“一叶生”到“百业兴”的华丽转身。
一是弘扬茶文化,讲好茶寿故事。奉家镇以茶寿生活为主题,依托“民心茶室”平台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康养新范式。通过“民心茶室”这一基层治理平台,传承和弘扬茶寿文化,组建民间演艺队伍,成功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湖南省生态旅游节、首届中国茶寿文化节、第2届“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奉家镇丰富的文化底蕴,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和非遗爱好者前来体验。其中,中国首届茶寿文化节上颁布的中国茶寿之乡标准体系,以及茶寿创新论坛上奉嘎山与武夷山、景迈山达成的茶寿共识,标志着奉家镇在茶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是拓宽茶产业,富裕更多百姓: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奉家镇全力构建“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格局。在全国首家以茶寿为主题的渠江源旅游度假区,培育了一批以紫金、蒙洱为代表的茶寿庄园,以世外山居·天空之城、云顶民宿·云端小院为代表的茶寿民宿,以“新化红茶非遗工坊”为代表的茶寿研学基地,开发了舞茶龙、茶寿宴、围炉煮茶、茶歌舞等茶寿活动,形成了茶寿体验、非遗研学、康养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渠江源旅游度假区内的 “茶寿主题茶室”,既是游客休憩点,更是产业服务站。游客可通过茶室预约采茶体验、定制茶寿宴,2024 年通过茶室直接促成的旅游消费达 350 万元。同时,茶室设立 “游客意见箱”,收集的56条建议均被度假区采纳,游客满意度从 82% 提升至 95%。度假区先后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线路和湖南省乡村旅游精品廊道,同年被评为娄底市首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其所在的渠江源村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4年全国乡村旅游目的地TOP100名单和湖南省乡村旅游精品村等多项荣誉。万亩生态茶园不仅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更是游客体验采茶、制茶乐趣的热门打卡地,境内无二冲贡茶园入选全国最美三十座茶园。据统计,年接待游客量达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900万元,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相关产业收入增长50%以上。
三是创新茶科技,赋能生产链条:科技创新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奉家镇通过“民心茶室”平台积极搭建“科研院所+企业+实践基地”的产学研联动体系,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指导调研。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实现茶园管护、茶叶加工和销售全过程的智能化、标准化。同时,将茶叶加工向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拓展,开发出茶酒、茶寿宴等新产品,有效提升了茶叶附加值。目前,全镇标准化基地面积达1.5万亩,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拥有品牌认证11个,绿色食品标志7个,有机食品标志3个,地理标志1个。
创新治理,守护产业发展成果
一杯茶,连接着干群关系,化解着矛盾纠纷,汇聚着发展智慧。奉家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依托茶文化、茶产业优势,构建镇、村、院落三级“民心茶室+”网络体系,以“依靠三长、当好室长;干好三件事、泡好四杯茶”为工作抓手,让“小茶室”发挥出大作用。
一是构筑矛盾化解的缓冲带。“民心茶室”坚持“听群众说、在茶室办、反馈结果、群众评价”的工作闭环,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做到“茶室无茬”“矛盾不出室”。建立“临时室长”工作机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党员领导干部等担任临时室长,通过轮流坐班、带案走访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24年以来,成功解决游客诉求30余起,化解矛盾112起,实现零上访,为茶产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打造民情民意的收集站:在茶室内设置“民情收集本”和“民情信箱”,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定期召开“茶话会”,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发展、产业建设等村级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党员、退休干部等话事人的作用,让群众敢于表达意见建议。2024年,通过“茶话会”收集乡村治理意见建议96条,群众“金点子”25条,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是建设产业振兴的孵化器:借助民心茶室“茶话会”平台,组织电商、自媒体达人开展专业培训,邀请专家传授茶叶种植技术,打造周末山货线下展销“茶寿集市”和“助农直播间”。小小茶室成为推动“山货出山”的重要力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以来,通过茶室助力400余位村民销售农特产品,销售额达900余万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余场次。同年,绿色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5亿元,绿色生态已成为奉家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农文康旅融合的坚实基础。
四是茶产业的“神经中枢”:奉家镇的 “民心茶室” 并非孤立的治理单元,而是深度嵌入茶产业全链条的 “生态枢纽”:在生产端,通过茶室收集土壤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指导茶农错峰采摘;在加工端,茶企通过茶室发布技术需求,促成产学研合作;在销售端,茶室既是产品展示窗口,更是口碑反馈入口。这种 “治理中抓产业、产业中融治理” 的模式,使茶产业发展动能与基层治理效能形成乘数效应 ——2024 年全镇茶产业投诉率下降 60%,茶农参与产业升级的主动率提升至 78%,真正实现 “一片茶叶连民心,一个茶室管全局”。
在党建引领下,奉家镇的茶产业正蓬勃发展,茶香四溢。未来,奉家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三茶统筹”,依托“民心茶室”激发群众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推动茶产业的补链强链延链,让小小的茶叶,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人民政府 )
[编辑:王正]